又往南行了三四天的路程,张铭钧师徒二人加上剑雨阁的商队就到了房山镇。房山镇再往南就是敦煌。老道士带着木三千不去武当却一路北行,路上又跟着剑雨阁的人兜兜转转,回武当之前的最后一站就是要去敦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道士先前遇上龙殊挑战的那一手,总之剑雨阁的人现在看老道士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所以张铭钧跟卫老头说自己还有徒弟接下来要去敦煌,跟他们就此别过的时候,楚小年还有卫灵儿明显就有些不舍。
老道士性格随和平易近人却又有一身的本领跟见识,木三千虽小但生的个玲珑心思,也很招人喜爱。
不过天下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就算两人跟剑雨阁的商队还是同路,老道士张铭钧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打扰。
“老朽在剑雨阁的山上不理俗事一心专研武道,自以为在武道一途上还算马虎,在山上也没几个人能跟老头说几句真话。跟道长一路相处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如井底之蛙,这些年待在山上真是有些固步自封了。”
房山镇还是北疆的地界,不过是划分给近些年在北疆帝身前红的发紫的南院大王,整个河西走廊一州三十镇都在这个南院大王的掌控中。北疆能够将触角伸到中原边境,几乎可以说全都是这位南院大王的功劳,一城一镇,北疆骑卒能够占领据守,并跟启元一样连城结防安定军民,无不是靠了那位仅在传说中听过的南院大王。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苍宇之下茫然天地多是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力不达的地方。由此想来也就没有必要太过纠结境界高低武功大小,我道门祖师爷早就有言道法自然,兴许就是说人活一世不过尽力而为,只要不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大抵就没有白白活一辈子。”
老道士张铭钧修的是自然天道,心境早就变得像是东边大海,落进去再多雨水风暴也难以激起波澜。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