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不管自己考的怎么样,她知道自己就该彻底的呆在故乡黑土地里,在陪伴母亲的岁月的钟声里,从此就销声匿迹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城市再好,只能是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水中望月了。
那就,好好的望吧!反正守在农村的家乡,有的是时间可以往望月。
在二十世纪末的改革开放之初,在北方,李月篱和许多人一样,思想上的开放和释然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开放的步伐,还死死的抱着故乡的观念不放,认为离开故乡就是步入人间的地狱一样,精神上将备受折磨,并最终失去自我。
因此对故乡的回归和留守,思想深处总是习惯于垂死挣扎——除非是考上大学,鲤鱼跳了龙门,不然不会离开故乡半步。但现在自己的情况是假如考上了大学,也走不出故乡去。
这时候的热门电影《人生》里讲的就是,主人公高加林走出故乡了,开阔了眼界,打开了人生的新的空间,自然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但遇到一点儿挫折,立刻思念起故乡的温暖来。
于是还是挣扎着回到故乡来,就是接受天大的惩罚历尽内心的忏悔也是心甘情愿的。这个电影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倾向——宁可守在故乡的阴暗的月影中,也不愿在异乡异地水中望月感受月光的明亮。
李月篱也是这样。现在自己很快就要参加高考,这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儿。哦,不管考的怎么样,不管考完后干什么,自己都是肯定会在故乡的阴暗的月影下,数着树叶像小妖怪一样摇晃的次数,驻守一生了。真的,她情愿这样——
虽然自己心底是这样的清冷、忧郁!高考,这的确不是一般的考试。既决定命运,又代表中国学生最为辉煌的新的人生入门礼节与荣誉的高考,虽然自己无缘再次出去了,虽然自己准备的不是很充分——
但是,李月篱在心底还是非常看重它的,就像看重自己的生命一样。
这就是中国的高考对人们的决定性的影响和力量所在,这是自己也是每个中国学生和家长们心底的圣经。
“卖苹果了,又大又红的苹果,便宜卖了。”一个小商贩的叫卖声打断了李月篱的沉思,她从街景上收回自己的目光,从意识漫游中收回自己的思绪,脑海中顿时出现了又大又红的苹果——
而一抬头,小商贩居然就站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他筐子里的苹果,李月篱看的是一清二楚,真的是自己脑海中的那形象:又大又红!好家伙!真喜人!
有一个阿姨正在一边挑一边和他商讨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