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她自己也是要回来的。这里才是自己的家啊!
真的!外面的世界再大,但都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不是自己的家,只有这里才是自己的归宿,才是自己的家啊!
归心似箭,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都是这样的归心似箭啊!想到这里,她心里顿时很明亮,像是燃起了一个太阳。
谁说自己不愿意回来,谁说自己哪怕就是从此驻留在这里后半生,大半辈子心有不甘呢!
想到这儿,李月篱笑了:瞧你说的,好像你三年没有回来一趟似的,就好像母亲把你给抛弃在外乡的天空,不要你了似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每年寒暑假你不都是回来吗?妈妈每时每刻不都在期盼你回来吗?回来之后不久又出去,只是这一次回来之后,你就不会再出去了。
这就是这一次与以往任何一次的实质上的不同。你——养母的风筝也不能总是在放着啊!有风雨的时候也得避一避。
把线收回来,让风筝呆在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地方,休息一下,这个地方对你来说,就是故乡了,就是故乡这个温馨的港湾,这其实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除了故乡,这个温暖的怀抱,还能有哪里呢?外面的城市再好,再风光,但终究不是自己血脉生成、落地的地方。
别人的月亮再圆,那也不是你的月亮哦!看,故乡的观念,已经在她灵魂深处,发芽,破土而出了。
最主要的是,故乡,那是母亲居住生活的地方,对自己有着梦幻一般浓浓的吸引,你就是在梦里也不会停止回归故乡的脚步的。而且,母亲就是你的故乡。
这样想的话,李月篱觉得自己对故乡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就有了两重含义:一个是实体存在的那个自然区域,那多半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另一个就是养母,母亲无论在哪里,身处何方,都是一个人心底的故乡。
那么,现在母亲在故乡那里,那故乡就是你的故乡的故乡了。因此,她对故乡的理解和接受,既有物质层面的,即出生地和居住地;也有精神层面的,例如母亲,是一种象征性的,也是一种精神的感受。
现在,她更在意和看重的是对故乡精神层面上的感悟和理解,只因为有母亲在那里的缘故。与养母在故乡相依相守,这样,她才感觉自己精神上有所归依。所有的欢乐与温馨都有了根据。
但这次回来,的确是不同于以往,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