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每当自己身处故乡大自然的怀抱中,故土的情愫就像青草一样密集生长,蓬松成一大群植株,完全的包裹住她——就难以抵挡发自心底的想象和赞美之情——哪怕这些都隐藏于内心的深处。
哦,这真的是一个令人心动的诱惑!哦,禁不止要赞美一下!
在生活中多赞美一下看到的东西,哪怕是不起眼的东西,只要去努力发现它的细微的闪光之处,只要有那么一点东西被自己力所能及的抓住,那就不吝惜感觉和语,去想着法儿的赞美它。
当然这也许是细节上的东西,是细节之美了,就会获得一种美的甚至是崇高的感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忘掉难受和痛苦,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难受和痛苦的感觉。
李月篱是相信并坚守这一生活哲理法则的。而且她此时想象和赞美的乃是故乡故土,不是别的,是自己的故乡故土。
这是游子在外也好归来也罢,她的心灵深处,最为温暖最具安慰气质和疗效作用的一副良药。
所以,当此时面对的好象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和它上面的并不起眼的植物们时,李月篱心底涌起的是愉悦和赞美之情。
这一切,哪怕她只是在心中对自己一个人悄悄的欣赏与赞美,一个人听一听也就足够了。况且她在这赞美中还夹杂着,对两位母亲的依恋和眷顾。
这是公元1986年5月底的一天,少女李月篱从外乡外地的碎花市坐客车回家,途经这个辽阔的东北大平原中的松嫩平原,给了她这样一股平淡而又平凡的诗意畅想。
值得自己专门拿出一个词汇“赞美”来赞美它,就这点儿事儿。
在这一天,她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小城——前方的鱼米之乡的肇源县。下午1点45分,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这头老黄牛结束了颠簸,气喘吁吁的,累扁了似的,终于爬进了淡泊、古朴而悠然的肇源小城。
总算是到家了。总算到家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