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城车站附近的街道布置的情况和所谓的风景,上高中的这三年来,由于多次在此倒车,李月篱是熟悉的。
有几次她还利用等车开往碎花市的空档时间,大中午的她跑去本县的松花江边去看看,白茫茫的、水汪汪的一条江,和流经自己家门口——民意乡的松花江一个样。
都是同一条江,从上游流往下游,差别能在哪里呢?几乎没有。
如果说有的话,那还也真有吧!那就是,在她看来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已,是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条江流啊流,汇合到黑龙江里,然后一路向东北,一路向东北,流入苏联,然后使劲儿的、使劲儿的流到大海里,与大海融为一体,海天一色,再造生命,就这样一去不回返——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其实,也许在有些人的眼中,这个布丁一样大小的小县城,南北和东西在那时就这么两条街,连当地人都戏称就二里地长的街,能有什么风景?
有什么好走,有什么好看的?那时,中国大地才改革开放而已,作为中国最北方的小县城之一的肇源县——
一座再普普通通不过的小县城,居民的观念和城市的行动还处于十分迟缓状态,县城的布置十分的自然古朴,似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城镇建筑,大街上清一色的都是平房建筑,更别谈所谓的城市标志建筑物了。
例如,县城中心一座二层楼的某银行建筑,水泥灰色的,就让当地人在那时引以自豪多时。人们到街上去总是喜欢侧目注视,像是自自语:
瞧,我们的家乡也开始有楼房了,这真是托改革开放的福气啊!工业上有了起色,财政上有了盈余——从此以后,也许我们的县城和它的子民再也不是一贫如洗和对此麻木的状态了。
我们的家乡啊,是中国大地的一个缩影,到处都是百废待兴轰轰烈烈的样子
——虽然中国北方小城改革开放的步伐与南方的城市相比还差的远,虽然它变的小,但无疑它也在变呢!
李月篱此时在街头等车的时候,就曾听到身旁的人们如此议论。
车站正好在这座二层楼建筑的旁边,她也注意到居民的这个“自豪”的现象了。
而且,在她的心中自己对此何尝不也是“自豪”呢?因为你也是这座小城的子民啊!她相信故乡的确是在不断地变化,因为它开始的是不断的改革开放。
当时整个中国的大环境都在不停的变换,向日新月异的好的方向上变换,小县城的小环境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