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进行拆析,就会马上体会到很多道理。”
“这是找自己的能力定位。”
“另外一种,就是找自己的天赋定位,找自己的更擅长定位,以此作为学习的锚点,会事半功倍。”
“教学啊,其实就是在不断发掘学生‘触发式’扳机点的过程,找对了学生擅长的点,感兴趣的点,他们学起来轻松,也会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你们师父我也在慢慢摸索……”方子业道。
这时候,唐僿正好推门而入,恰好听到了最后一句话,声音爽朗问道:“什么事情方教授你也还在慢慢摸索啊?”
“今天有我的早饭吃吗?”
胡青元忙站了起来:“有的,唐老师,您特意交代了,就给您也点了一份。”
“在这里,加辣加香菜!”
“那辛苦你了啊青元,等会儿把我发给你的红包收了!~”
唐僿自己重新拿了一个塑料凳子,端着碗就加入到了队伍里。
方子业道:“唐老师,我是说,在教学模块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地摸索。”
“我现在就处于,学得好的人不需要我教,想要学的人,我努力灌又灌不会的状态。”
教学是另外一种平行架构,与科研能力、专业能力不挂钩。
目前盛行的教学形式,其实都是暴力地单对单输出,好的教授也不过是以自己更加强大和深厚的基本功,形成知识体系,给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
都是变相的灌输过程,其实很少有教授、老师会真的根据学生的个性情况,对知识进行重新架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