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我们劝陛下御驾亲征吧?
苏允在吕惠卿的突然袭击之下,苏学会弟子们的快速反应的推波助澜之中,在街头上搞了一个『黄袍加身』的戏码,正式登基称帝。
当然,街头上只是一个临时的登基,而正式登基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定都丶定国号丶定年号丶准备登基大典等事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事情哪一个都不能草率。
不过苏学会对此早有准备,除了还没有准备龙袍,其馀的东西早有讨论,在苏允回到了长安州衙没有多久,韩幼安已经是将方案初稿给呈了上来。
当然,仅仅是个初稿而已,该怎麽定,还得经过苏允裁定,然后经由苏学会以及六房进行再次完善,再经苏允确认,最后才颁布天下。
苏学会准备了诸多国号年号供苏允选择,如昌丶昭丶靖丶雍丶熙丶朔等等,年号也有诸多,如永嘉丶光朔丶昭宁丶承运等等。
苏允看完之后都不甚满意,给方案上添了几笔,国号加了个明,年号则是加了个洪武。
在这个事情上,苏学会以及已经升为六部的六房自然不会违逆苏允的意愿,将国号以及年号定了下来。
于是新政权国号为明,年号则是为洪武,这一年也被称为洪武元年。
至于苏允为什麽将国号取为明,年号取为洪武,苏学会却是有些疑惑。
一般来说,取国号一般跟前朝有关,以朝代五德相生相克为原理,要麽取相生,要麽取相克,都有道理,这就是五德始终说。
比如说唐朝取代隋朝,便是相生,隋朝乃是火德,于是唐朝取土德,取火生土相生,意为承袭隋朝。
而曹魏代汉则是取相克,西汉自定为「火德」(「炎汉」之称源于此),东汉延续火德,以「火德中兴」自居。
所以曹丕通过禅让代汉后,宣称曹魏属土德,以「土克火」解释朝代更替,暗示曹魏承接天命丶终结汉运。
大多数国号基本上都有这样的考量,要麽取相生,要麽取相克,但明字,众人却是想不太明白。
「明」字由「日」「月」组成,日为阳火,月为阴火,合为「火德」。
但是宋朝也是火德啊,一般来说,前朝与新朝最好是相克,以表明自己的合法性,现在你要推翻宋朝,却依然取同一个五德,这有点想不通,只能说是明朝承袭宋朝为正统之意了。
不过有许多人还真的吃这一套,认为苏允还是比较念旧,出身宋朝,也愿意奉宋朝为正朔,承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