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这些年,夙兴夜寐,为大宋江山操碎了心,哪一桩决策不是为了祖宗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如今你却颠倒黑白,蛊惑圣心,究竟有何居心!」
赵煦看着高太后盛怒的模样,心中虽对权力的渴望愈发炽热,但表面上仍做出一副安抚的姿态,上前一步说道:「太后息怒,程爱卿也是心系国家,只是言辞有些过激。
当下局势危急,我们还是应以商讨御敌之策为重。」
实则,他这番话不过是权衡之下的缓兵之计,内心深处对程颐的提议极为赞同,恨不得立刻接过朝政大权。
程颐扑通一声跪地,语气却依旧坚定:「太后,陛下!臣句句肺腑,绝无半点私心。
如今长安危在旦夕,关中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每耽搁一刻,大宋便多一分危机。
太后虽心系江山,可诸多决策仍需层层商议,这一来二去,不知要错失多少战机。
唯有陛下独揽大权,方能雷厉风行,迅速调配各方资源,击退敌军,拯救大宋于水火。」
王岩叟气得满脸通红,向前跨出一大步,戟指程颐,怒吼道:「荒谬!若依你所言,将朝政大权贸然交予陛下,万一决策失误,导致战局恶化,你能担得起这千古罪名吗?
太后多年理政,经验丰富,在她的主持下,我们尚有应对之策,怎可因你这几句谗言,就乱了朝堂的根基!」
赵煦看向王岩叟,眼神有些冰冷。
而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们分成两派,争吵得愈发激烈。
支持程颐的官员,多是一些年轻气盛丶渴望变革的新锐,他们认为赵煦亲政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挽救大宋于危难;
而拥护高太后的,则以朝中老臣居多,他们习惯了在高太后的领导下处理政务,担心权力更迭会引发朝堂动荡,让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赵煦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权衡。
他渴望权力,渴望证明自己,程颐的提议恰似一场及时雨,让他看到了夺回权力的希望。
但他也清楚,高太后在朝堂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贸然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但今日程颐既然已经将此事给捅破了,便必须勇往直前了,容不得再拖了!
赵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决断。
他向前半步,目光如炬,缓缓扫视朝堂,声音低沉却坚定:「诸位卿家,暂且停一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