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这些敌对势力必然会抓住机会,对她进行疯狂的报复。
虽然不至于在朝堂上弹劾她,列举她过往的种种「罪行」,要求对她进行惩处,让她名誉扫地,甚至性命堪忧。
但是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宫殿金碧辉煌,宫女太监前呼后拥。
一旦失去权力,她的物质待遇会大幅缩水,她的宫殿可能被重新分配,身边的侍从会被大量削减,生活从极度奢华变得简陋冷清,巨大的落差会让她难以适应。
不过那些都还是次要的,最为关键的是,她身后的声誉可能会严重受损,一旦她被迫放权,新掌权的赵煦及其支持者,可能会授意史官对她进行抹黑。
史官会将大宋面临的危机,如关中战事的失利,归咎于她的统治失误,让她在史书中留下昏庸误国的骂名,遭后人唾弃!
高太后越想越觉得可怕,心中的不甘和愤怒如潮水般翻涌。
她抬眼望向赵煦,只见他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和野心,而朝堂上的大臣们,有的面露犹豫,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想要迎合新君。
高太后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这一刻她明白了,她必须做出抉择,否则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时,忽而听到王岩叟大声驳斥:「程颐,你这是何意?
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殚精竭虑,一心只为大宋江山。
如今国家危难之际,你却妄图挑拨两宫关系,居心何在!」
韩忠彦微微皱眉,拱手说道:「程大人,当下关中战事十万火急,首要之务应是商讨御敌之策。
权力归属之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
高太后听了平日里这两位倚重的大臣为自己说话,心中忽而有了些许的信心起来。
然则那程颐却丝毫不为所动,向前迈了一步,目光如炬,言辞愈发激烈:「诸位大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如今敌军压境,朝堂决策却因太后掣肘,诸多拖延。
若不立即让陛下独掌大权,大宋危矣!」
高太后气得浑身剧烈颤抖,脸上的皱纹因愤怒而扭曲,额头上青筋暴起,平日里保养得宜的双手此刻紧紧握拳,指尖泛白。
「程颐!」
她厉声喝道,声音尖锐得划破朝堂的喧闹。
「你不过是一介腐儒,竟敢在此大放厥词,离间我与陛下的母子情谊,扰乱朝堂的稳定!
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