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庸不知这人是谁,但见刘韐对这年轻人也似乎很是敬让,情知这人的身份不低,又不好明问便住口不语。张武威却出列说道:“宣抚大人,守备营主将赵文赵指挥临阵脱逃,我等众将士虽是搏命相拼,却与军阵之事一窍不通,多亏杨公子危急关头接替关内防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韐闻听,便知张武威说的就是眼前的白衣公子。这杨庸长得虽是不错,五官清秀,唇红齿白,只是面色稍显萎靡,却不知是干下了如此大事的人,便不由多看了几眼。那华服人也是“哦”了一声,将目光移了过来。
杨庸长揖到地,细声说道:“杨庸不敢居功!”
“有无功过,朝廷自由论断!”那华服人“呵呵”而笑,虽是只有二十一二岁,但说起话来却官腔十足。杨庸料定这人身份恐怕至少是三公往上,但哪有如此年轻的三公?定是个王爷该错不了。刘韐也不挑明这华服人的身份,只唤他为官人。杨庸细想,更加肯定自己猜测不错。只是这赵家官人深入前线,也该保密而已吧。当下便也装了个糊涂,迎了一干人等进关入座,重新置办酒席,上酒上肉。
杨庸将主位让给刘韐,刘韐哪里肯坐,只请那赵家官人上座。那官人也不拒绝,大咧咧地盘膝坐下,便敬酒三杯,以慰众将。末了,又单独敬过杨庸,问了些家境学识,杨庸只说是汴梁人士,在刘光世幕府下参赞军务,但无军职。那官人对杨庸似是颇为满意,只说日后定要秉呈圣上,大赏与他。
杨庸告了一声谢,又将众将引见,一一述说他们的战绩和功劳。便连如何射杀辽军参将,如何围困耶律项冲,又如何潜入暗道,封堵辽兵的退路也说将出来。杨庸只想为众人争些更大的军功,这其中说得也有些夸大,但总还是基于实情,那官人听得眉开眼笑,大赞“若是军中将领都如岐沟关众将此般勇猛,怕是早已收复燕云。”刘韐听了虽然不是很以为然,但对岐沟关守备军士们也都刮目相看,很是赞赏。
好容易将刘韐和赵家官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