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至极,辽军在宋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很快便被击溃,没有主将的号令,一千多人如同潮水一般朝前关退去。岳飞汇合张武威后,又一鼓作气将残兵赶出岐沟关外,将大宋的王旗插在了前关。杨庸紧随其后,将主力又移至五里外的前关,修筑城防,打造守城器械。
直到天色渐黑,探马来报,说攻打岐沟关的辽军已往涿州退去。众将听得不由松了一口气,岐沟关算是保住了。
入夜时分,杨庸借花献佛,在前关设下筵席。一是为了款待驰援而来的岳飞,二也算是庆功。只是敌兵刚退不久,筵席上被下了禁酒军令,将士们只得以茶待久,好在杀得三五头肥猪,又牵了几只嫩羊,众人直吃得嘴角流油,满面红光。
杨庸更是被众将围绕,四个守备营的都头都十分感激他带着一群新丁打败了辽兵,张武威更是纳头要拜,被杨庸搀扶了起来。
不多时,后关报说真定援兵到了。杨庸又与众将前去迎接,却见一支五百左右的骑兵打着火把通关而来。为首两人,一人鹤发银须,虽是衣甲着身,却透着一股文人之气。另外一人年纪轻轻,却是锦衣华服,玉冠玉带,见了杨庸一行,只是微笑,不多言语。
岳飞见了那老者,赶忙下关去迎,单膝叩拜道:“岐沟关告急,飞擅自驰援,还望恩相赎罪。”
杨庸紧随其后,听岳飞称呼那老者为恩相,便知这正是河北宣抚使刘韐。这刘韐坐镇河北,为抵辽兵,在真定征召乡勇,岳飞前去应征,因其枪技娴熟,营内罕见敌手,便被刘韐升为都头。岳飞喊他恩相,也不为过。那刘韐见了岳飞,不仅恕了他丢弃军粮的罪责,还大为赞赏他果敢勇武,挫败辽军主将耶律项冲,又奇兵出关打得辽军丢盔弃甲,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那华服年轻人也颇以为然,大咧咧地说道:“今番岐沟关得守,免去了关内百姓涂炭,在座诸位功不可没。此一大功,必要上呈陛下,论功行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