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人经历的社会形态变化,其实都无法经受严格的社会学考察,但是在「科幻」背景下都可以默认成立。
\n
但张潮要写的则完全不同。
\n
他要“预言”的未来,就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后,所以会被强大的现实生活逻辑所约束,让作者“发挥想象”的空间变得极为逼仄,简直比戴着镣铐跳舞还艰难。
\n
因为书中所写的内容,几乎所有读者都能在不久后体验到,万一张潮的“想象”被证明是荒谬的,那不就成了笑话了?
\n
于华皱起了眉头道:“挑战自己是好事……但这会不会太难了?”
\n
张潮道:“正是因为难,所以才值得挑战嘛。如果是书写‘过往’,我也不觉得能与各位老师媲美。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咯。”
\n
孔磬冬忽然轻拍了一下桌面,称赞道:“我同意。写作没有野心怎么行?我们当代文学恰恰缺乏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体创造,总是在重复外国那些大师已经探索好的套路。
\n
如果张潮写成了,那很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贡献的第一种范式。”
\n
曹文宣有些担心地道:“你说得轻巧,要是……”
\n
孔磬冬道:“不试就永远不会失败——但也永远不会成功。试一试无妨,张潮才23岁,属于他的日子还长着呢……”
\n
这么一说,其他老师也放下心来了。
\n
是啊,张潮才23岁,哪怕这一部作品没有那么成功,但在他注定十分漫长的创作生涯里,可能只是一朵再小不过的浪花,何必畏首畏尾呢?
\n
张潮也咧嘴笑道:“谢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你们也看到了,这部真的很难写,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要把绝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这上面。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