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
之后颉利可汗派遣执失思力为使者欲与大唐求和,彼时突厥虽然刚刚经历一场大败,但实力未减,太宗皇帝遂委派鸿胪卿唐俭与安修仁出使突厥和谈。
那时候唐俭智慧超群、意气风发,于颉利可汗面前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和谈进行得非常顺利。
由古至今,和谈从来都不只是谈判桌上唇枪舌剑,而是要配合相应的军事行动。正在唐俭和谈顺利进行之际,李靖与李勣两支军队与白道成功会师。
当时,李勣曾言:不如趁着唐俭和谈顺利,颉利放松警惕,直接灭了颉利。
李靖大为赞同:这是韩信灭田横的良策!
副将张公谨则担心唐俭正在突厥和谈,若全军突袭,有可能使得唐俭陷入危险。
李靖则言:如唐俭等辈,何足可惜?
遂率领精骑为先锋,李勣统率主力随后跟进。
李靖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
彼时颉利可汗见唐使前来抚慰,双方正在和谈,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
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两百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可汗牙帐七里才被发现。
苏定方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乘千里马西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十余万。
颉利可汗遭受突袭怒不可遏,认为唐军奸诈,一边遣使和谈一边却派兵偷袭,便想要抓住唐俭、安修仁杀掉以泄心头之恨,所幸唐俭见机不妙与安修仁躲入兵卒营帐,趁乱脱险。
史书之上,不过是“唐俭脱身得归”区区六个字,可对于唐俭来说这其中蕴藏着何等凶险?
由此,唐俭对李靖愤恨不已。
一直作壁上观的李勣难得为李靖说句公道话:“莒国公心中有气,实乃寻常,但当时局势险恶,既然有了突袭颉利可汗牙帐之机会岂能轻易错过?莒国公埋怨吾等不守信义趁着和谈之际率军突袭,可信义也要适时而定,作为统率,要做的就是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胜果。”
在当时他看的是整个天下,他心中所系的,是天下安危、国家荣辱、百姓福祉,个人的生死成败得失祸福,其实都算是小事情,哪怕为此赌上唐俭的区区性命,也赌上他李靖自己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