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任武将,坚持以文治武。
这就使得宋军一旦集结起来打国战,都是一大堆武将带着各自手下的军队集结在一起,然后由一个文官来指挥他们作战。
这要来的是范致虚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纯文人担任统师,十儿万大军也是纷纷钟被几千金军给击败,要来的是李纲这样懂些军事的,则会晚一点被击败。
为什麽在李纲这样懂点军事的文人的指挥下,还是得吃败仗?
那是因为他们的权力太小,没有指挥空间。
一旦要打大仗,就是朝堂上的那些不懂军事的文人瞎指挥,有时候,敌人如丧家之犬一样跑了,不让你追击,有时候,明明是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又非逼着你出战。
这样的例子在两宋时期太多了,甚至有太多的大将都是因此而败亡的。
有了这些血淋漓的教训,赵侯又怎麽能不建四辅,搞出四个可以打大仗的大军团?
于是,尽管曾布有些犹豫,担心刚刚才勉强压下去的军问题再度出现,但在章惊的支持下,赵侯还是颁布了建设四辅新军的圣旨。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中,这四辅新军的装备还是旧式装备为主(赵宋王朝的火药武器和神臂弓还没有这麽大的产能,目前不可能给这麽多军队列装),但其组织架构却是新军的模式,也就是全都采取李琳所设计的双首长制和以文人充当监军的新制度。
四辅大将和四辅都监都是赵侯亲自挑选的。
北辅大将种朴,都监孙路:
西辅大将王,都监张询;
东辅大将高永年,都监范纯粹;
南辅大将王,都监孙览。
这四辅都监,在西北的一系列战事中,全都充分证明过他们自己,各个文武双全。张纯也一一分析过他们,认为他们的能力和忠诚全都没有问题。
而四大将,除了老将王以外,另外三大将在历史上要麽为国战死丶要麽不堪受辱自缢而亡,都是不畏生死且能征善战的大将,绝对可以担当大任,而老将王更是以一己之力率领两千兵甲不全的宋军死战不降最终抵挡住了大几万夏吐联军攻打的猛将。
这八个人中,自然是以章惊的亲信为主,像孙路和张询,都是章惊的铁杆儿亲信,后者更是章惊的妹夫。
这也方便将来章惊指挥这四辅新军作战。
不过,赵侯也没有将这四辅新军全都交到章的手上,甚至没有全都交到新党的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