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苏迈听着,不时发出惊叹:“居正,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延安府治理得这般有声有色,实在令人钦佩。
阿爹若看到,定会为你骄傲。只是如今你发展迅猛,朝廷那边,怕是不会坐视不管。”
苏允冷笑一声:“朝廷如今内部混乱,党争不断,又有西夏、吐蕃等外患,暂时无暇顾及延安府。
况且,我已将延安府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民心,都坚如磐石。即便朝廷来犯,我也有信心与之周旋。”
苏迈闻言不由得为自己的兄弟感觉到高兴,喜道:“看到你这样,愚兄真是为你感觉到开心!”
苏允点点头,然后问出心中一直想问而一直迟疑的问题:“大兄,关于我造反之事,叔父他是怎么想的?”
苏迈只是微微一怔,随后一笑,似乎早料到苏允会有此问,他说道:“阿爹他从未将你如今的作为视为造反。
在他心中,你是看到了大宋积弊,一心想要为苍生寻一条活路。
阿爹常说,这世间的规矩若成了束缚百姓、祸乱天下的枷锁,打破又何妨?
他知晓你行事的艰难,也明白你肩负的责任。他虽远在惠州,却一直关注着西北的局势。
听闻你在延安府的种种举措,他对你的胆识和谋略赞赏有加!”
苏允听闻,眼眶再度湿润,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慨。
苏轼的理解和支持,如同一束光,穿透了他在这复杂局势中时常感到的迷茫与孤独。
他低声喃喃道:“叔父如此厚爱,允定当不负所望。”
苏迈接着说:“阿爹还说,苏氏一门,受朝廷恩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