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筛选出政治可靠、能力出众的人才,建立起一支高素质、有纪律的会员队伍。
待要点一一记录完毕,韩幼安长舒了一口气。
先生苏允的这封信来得恰到好处,将他近期的诸多困惑尽数解开。
有了这清晰的指引,接下来的工作该如何推进,他心中已然有了明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各地的苏门弟子大多也收到了与韩幼安相似的密信。
这些信承载着苏允近期主要想要推动的事务安排。
这四件事,环环相扣,精心布局。
一方面为了促使苏学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吸纳更多人才,传播苏学思想;
另一方面又保持着谨慎小心的态度,提前预防可能遭遇的打压。通过设置三层会员防火墙,降低风险,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其中,梅林书院的建设和资助贫困学子之举,既能推动苏学会快速发展,又在收揽人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苏学理念。
苏允在推动这四件事情的同时,也开始收集各地的执行情况。
他打算以此为基础,编撰一本指导书籍,作为苏学会会员的培养手册,为会员们提供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指导。
在苏学会以及梅林书院中,苏允规划构建以民生为导向的讲学体系:
专题课程设置:在梅林书院开设如“苏学与河工”“田赋改良考”等特色专题课程。
将苏学的经典典籍与地方治理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就像参考《均田策》的注疏模式,详细解析黄州堤坝修建中“以工代赈”的成功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