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对苏允的分析之中,对于大宋的痼疾认识愈加深入起来。
苏允也没有放过这样的机会,每日都来太学,与他们一起探讨研究,相互之间裨益都极大。
尤其是苏门六子,他们快速的成长,如同海绵吸水一般吸收苏允给他们传授的屠龙术。
而这个过程之中,他们尝试着用举荐制度考察跟随他们的太学学子,随后用谈心、测试、预备等方式进行数轮的试探,从跟随他们的数十学子之中筛选出来十二人加入了苏学会。
这一十二人自然都是信念坚定且才华出众之辈,而且基本上都是小地主、富农等出身,基本上没有大家族世家的子弟。
实际上苏门六子也是类似,除了毕太华是个巨富之家出身,其余五人出身大多是小地主、富农出身,尤其王抱朴,家中乃是贫农出身。
新发展了十二个会员,顿时令得苏学会的力量大增,十八个会员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当下他们要做的乃是大力推广苏学,让苏学深入人心,培养更多的支持者!
所以他们重新梳理了苏学的理论,进行提炼,形成一套更有鼓动性的理论。
之前苏允所写的《四书章句集注》等理论,乃是更加偏向学术的东西。
学术类的东西,拿来宣传肯定是不合适的,毕竟过于艰深了,别说是普通人,就是学术造诣稍差的,可能都搞不明白是什么东西,自然没有办法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会员。
经过整理,初稿出来之后,十八人便带着人去学子聚会时候进行宣讲,以宣传推广苏学。
而这段时间,解试结果也出来了,十八个会员,尽皆榜上有名,尤其是苏门六子,直接尽皆排名前列,韩幼安拿到了第三,、平子澄拿到了第九、而王抱朴则是高中解元,其余人也大多是在三十名前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