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张延龄继续道:“黄河改道,若是先修河道,再扒了原本的河堤让其改变流向,基本上是行不通的。除非是大灾过后,黄河找到一条它自己认为适合的流向,朝廷再发动地方官民按照新流向来加固河堤……只有这一条途径可行。”
张峦这下未拿笔去记,一脸认真地道:“为父听明白了,只有在经历大灾后,朝廷和地方上才能下定决心去修筑河道,是这意思吧?”
“嗯。”
张延龄点头。
这点倒真不是张延龄无的放矢,或者说是在吓唬张峦。
因为历史上每次黄河改道,几乎都伴随着较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以及百姓流离失所……苍生受难。
而最近的一次,其实已经是南宋年间。
经此改道,黄河从江淮的云梯关入海,一直维持了近三百年时间。
但黄河泥沙非常多,历经三百年后,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量与日俱增,河道早已是不堪重负。
成化末年到弘治初年,黄河水灾不断,到了弘治六年秋,张秋堤决口,黄河再一次面临改道……
在刘大夏等人治理下,一年间朝廷新修河道近四百里,总算是完成黄河又一次改道,张秋镇也正式改名为安平镇。
如此一直到清朝咸丰年间黄河再一次改道,中间有三百六十年黄河是从淮河河道入海的。
张峦道:“非得经历大灾之后才能改道吗?提前做防备,做到防患于未然,不好吗?最近这些年,黄河一直都不消停,难道地方上都没有改变的决心和勇气?”
张延龄叹道:“谈何容易?灾难没临到自己头上,都会觉得事情还能再缓缓。或者说,近几百年黄河都是以如此流向入海,谁会觉得能轻易改变?那几乎是颠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