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真有战事发生,恰好朱永和李孜省等人在西北用兵不顺甚至受到挫败,再去参劾呢?
你们现在这么做,打的不是张峦的脸,而是公然跟皇帝制定的军政策略公然唱反调,这样还想得到新皇的认同?
站在文官队列第二顺位的徐溥走了出来,朗声道:“陛下,以臣看来,调运粮草往边关事,自有法度和规矩,完全无须额外派出人马协同。
“另外,以方士出身的礼部尚书,去兼都御史衔,协同朝廷兵马运送粮草和军服等,也无先例可循。此事应当酌情叫停,或是另做打算。”
徐溥这番话完全就是冲着反驳怀恩的言辞去的。
谁说大军只是为护送钱粮安全才去的西北?
明明皇帝还安排了个不学无术的李孜省为右佥都御史,再以覃昌为监军中官……皇帝摆明了有跟鞑靼人交战的打算。
我们先不说仓促开战是否有必要,就算你真要出兵,是不是也先跟我们文官商议一下,由我们来推荐人选,经廷推、廷议后再斟酌决定?
提前论证过此事是否可行,有个结论不管输赢我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这种情况,要是出了事算谁的?
如此刚愎自用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们亲手教出来的那个非常乖巧听话的太子所为呢?
还说不是受奸人嗦摆?
怀恩解释道:“徐阁老,西北雪灾延续到现在,钱粮筹集工作一拖再拖,京师太仓拮据得更是连二十万石粮食都拿不出来,如今勉强凑出这些钱粮,运送到赈灾第一线,当然要保证中途的安稳。
“既然要确保钱粮运送到位,就必须要有官员对此负责,为什么不能以李孜省为都御史来主办此事?如今他人已在西北,有关他的任命可是经过朝议通过的,眼下不过是给他增加了个差事,有何不可呢?”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