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皇帝不共戴天,便是没有清君侧这个由头,我也会杀了他。”
“虽然我和刘堪是同父异母的至亲,然而这些年我俩的姐弟之情已然不存。我在天心城尚未之藩时,广德皇帝几次三番差点要了我的性命。这些年他倒行逆施,忤逆父皇,篡改国政,得罪天下士绅,勾结敌国,可以说他的罪行是罄竹难书····如今他为了保住的皇位,竟勾结红毛夷,说什么量大齐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我不杀他,父皇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要葬送在他手里。况且父皇在天心城死得不明不白,血债就要血偿!”
说到最后,刘雨霏捡起案头一张檄文,看到刘堪劝说自己投降的内容,不由冷笑道:
“世事真是变了,乱臣贼子竟敢自命忠臣,往日他挟父皇以令天下,以为自己真的权势遮天,如今父皇不在了,他就要露馅了。”
楚王走出座位,朝长公主行了一礼:
“父皇在世时,任命我们八藩王为辅政大臣,协助广德帝处理政务。为的是监督广德帝“三年不改父之道”。如今没有我们八人的首肯,刘堪竟然擅自推行所谓新政。一面裁军,一面和红毛夷恢复贸易,还要什么还政于民···这分明忤逆父皇,长公主率我等发兵,正是拨乱反正,为父皇清理门户。”
其他人听了楚王这番话,纷纷点头称是。
刘雨霏咧嘴一笑:“还是三弟说得在理,早知道就把靖难檄文交给你写了。”
楚王连连摆手,作出谦卑之态。
汉王刘谦沉吟不决道:“八王议政倒是好,只是不知湘王、晋王,还有闽王桂王他们四个意下如何?”
一个月前长公主发动靖难之役时,除了楚王汉王鲁王三个,其他四个议政大臣都滞留天心城,也不知现在逃出来没有。
鲁王忧心忡忡道:“以刘堪那性格,多半要拿几位藩王开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