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最擅长也只擅长应试的人。
同样精研制艺的读书人或许很愿意同他交流。但自诩才华横溢,只将八股文视作工具,怀有远大抱负的读书人,譬如江南二杰之流,与这等只知围着应试打转的“庸才”之间,只能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反之,谢拾却是其座上宾。
于是,尽管同在湖广会馆,同赴京师应考,同为湖广解元的二人待遇却截然不同,只说两人的朋友圈子便是天上地下。
一个是京中风云人物,与最顶层的读书人交游,邀请他的雅集都有一定的门槛;另一个泯然众人,往来之士不过平平而已。
或许正因如此,龚兴源与谢拾的关系并不亲近。
他既非出自襄平府学,又与谢拾并非同案,二人只是入京后才相交的陌生人而已。
谢拾隐约意识到这位龚兄不大喜欢自己,平日里自然也就少与他往来,只将关系维持在不熟的点头之交状态毕竟交友是双向的,彼此既不合拍何必勉强
谢拾却不知,平易近人同谁都能谈上几句的他,偏偏在遇上龚兴源时少有言语的表现,被心思细腻敏感的龚兴源解读为“清高傲慢看不起人”,进而脑补为“同为解元,凭什么看不起人难道是他觉得我不配
”。
如此一来,他对谢拾的观感难免进一步恶化。而对旁人情绪感知颇为敏锐的谢拾,自然就更不愿意理会这位龚兄。
尽管心中对彼此观感不佳,却不影响二人道左相逢互相问候,做普通的点头之交。世上原也没有人人都得喜欢某人的道理。
谢拾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