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早在唐末,便有守温和尚仿照梵文创造三十字母,宋人又在其基础上添加了六个字母,合三十六字母,以此摆脱不同的书中反切法注音不一的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守温三十六字母并未获得推广,大齐的蒙童识字依旧是拿到哪本书就学习其上的反切注音。
谢拾大概明白守温三十六字母何以流传不广,所谓的三十六字母,其实就是三十六个诸夏文字,每个字代表着一个音素。如三十六字母之一的“并”代表音素“b”。
如此说来,相当于只是固定了三十六个反切用字,注音的方式依旧是“以字注字”。且短短三十六个文字完全不足以给所有字注音,到最后,依旧是反切法普适性强。
这就是象形文字相对于表音字母的弊处了。前者深刻而难学,后者浅薄而易学。
既然如此,或许可以效仿外邦,设计出一套真正的表音符号,取代“以字注字”
一念及此,谢拾心中一动。
幼年的记忆片段蓦然浮现,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曾在仙境见过的只爪片鳞,顿时恍然“这不就是合声,或者说拼音吗”
儿时的许多记忆早已模糊,谢拾只对合声法有个大概的概念,知晓其建立在表音元素的基础上,具体的音韵字母并不清楚。
即便他清楚记得,也不可能直接照搬。毕竟大齐与仙境的文字读音并不相同,不少大齐存在的音韵,仙境之中都不存在。
不过这不重要,知道方法就行。
虚幻空间中,将一堆字典与韵书在面前摊开,谢拾开始了对当前声韵的归纳。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