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知这位小小年纪夺得院试榜首的“神童”如今是光彩更盛还是泯然于众看这孩子的模样,想来多半是前者罢
片刻后,与戴府教同往明伦堂的路上,江提学随口提起谢拾,问了一嘴他的近况。
本不指望戴府教回答,毕竟府学生员众多,谢拾潜力再高都需要一定时间兑现,如今的他指不定都不曾入戴府教之眼;没想到戴府教却对这位风云人物印象深刻。
戴府教开口便是一通夸赞“提学大人好眼光,谢拾年纪虽小,却吃得起苦,耐得下性子,几位训导无一不对他交口称赞。前些日子的月考,他还得了头名呢。”
江提学大吃一惊。
府学头名这岂不是意味着哪怕去考乡试都有一定的把握
当然,乡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官,无人敢说有百分百必中的把握,江提学都不敢打这个包票。当年的吴中才子之首方汝辉都是考了两次才考上举人,可见纵使才高八斗也未见得就能中举。
考虑到谢拾去岁才入府学,这份进步委实惊人。当初他院试的文章江提学可是亲手批阅过的,无论如何都达不到乡试门槛。短短一年,真不知谢拾如何进步这般快
江提学心中一时五味杂陈,充盈着好奇、期待,与惊喜。这一刻,他与谢拾竟是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期待起岁试的快快到来。
而,一如上正餐之前得先来个小菜,江提学案临第一日,按照惯例得先召集府学诸生,向其授课讲学,次日才主持岁试。
经验丰富的他只打眼一扫,对上下方一双双或是忐忑、或是期待的目光,便知道哪些人是底气十足,哪些人是心慌意乱,前者学习必然用心,后者多半荒废了光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