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梁存于社稷,并有开疆扩土,实乃因上将军秉性忠贞,器识宏远,文韬武略,戡乱定危,功昭日月。遂晋上将军萧砚为秦王,加凤翔等二十四道开国,以抚驭军民,屏卫皇室,如此国运方能长久……
由于路途遥远,九锡之物当然没有带来,因为其中尚有一些大物件,萧砚也不可能让人抬着这些东西过秦岭,他又不急。倒是其他应有的礼器都备的整齐。
这次回到南郑接诏,原来蜀国的君臣亦也一并在场听诏行拜礼,听到末尾,其实所有人都已程度不一的全身激颤起来,连宣读诏书的礼部尚书杜晓,在一口气读完极长的册封内容后,声音都渐渐有些异样起来。
这道诏书背后的大梁皇帝,只差把心里话写在书面上了:“朕跪下来求你了,求求你接受吧……”
待听到最后只有“钦哉”二字,而少了“毋忘忠孝之本,毋怠夙夜之勤”这一句的时候,萧砚才就此笑笑,起身径直伸手接过诏书,道:“臣留下诏书,以便上表推辞。但礼器等物,还请尚书带回朝廷,实不敢接受。”
杜晓稍稍弓身,客气相劝:“上将军有大功于社稷,若是推辞不受,恐怕陛下、太上皇难以心慰。”
跟来的宦官居然是朱友贞身旁的内宦马少监,这会都快要哭了,同时紧跟着就说道:“上将军受诏命开国,拱卫社稷,这是陛下、朝廷之幸……”
好嘛,朱友贞倒是迫不及待的想求萧砚赶快接受任命,不要再搞什么三辞三让的礼仪了。
另外一些官员也道:“上将军有灭国之功,如今受封大宗开国,舍君其谁?”“上将军居功至伟,足以服众。”
可道理不是这么简单的。
朱友贞心急,萧砚却无需急于这一时。
这与他当时胁迫朱温给他封王的时候又不一样。从宋王进封秦王,似乎只是封号与封国变成了大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