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抗战女英雄徐领娣
(小说)
辛振兴
[本文楷体字——内的字,据民间故事改编,宋体字——外的字据史料改编,可隔段阅读。]
(前些年,正无公路一带村子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北苏村有个帅小伙,在部队当了排长,这年夏天回家探亲,给他说媳妇的简直多得排队。可他见了东家的姑娘摇头,见了西家的闺女叹气,愣是一个也相不中。一天,他去村外替爹娘浇玉米,时值午后,深深的玉米地里人影稀少,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井台上不知何时来了一位特别漂亮的大姑娘。)
1938年,鬼子占领了华北。18岁的徐领娣出落的俊俏高大,全南乡村的闺女,数她好看。双目失明的奶奶又喜又忧,天天唠叨:“领娣,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快找个婆家娶了吧。你那姨表哥贾宝,托人来说过媒”领娣家境贫寒,自幼丧母,是奶奶将她拉扯大,对奶奶的话一向惟命是从,但就在婚事上,她有自己的主意。“奶奶,这事你别管了。”说罢包起做好的军鞋,急着要出门。“回来!又出去干嘛?你一定有事瞒着我。”
奶奶哪里知道,18岁的孙女已经参加了妇救会,成了共产党员。
(姑娘穿一套浅藕色软料衣裙,丰满的胸前绣着两朵红牡丹,最引人目光的是她那根大辫子,从脑后弯绕过到胸前,辫梢悠悠地垂得那么典雅。她先是洗脸,后来就洗一块花手绢,而后就朝改畦的春生喊道:“喂!去南乡怎么走哇?”哦,原来是问道的。“顺公路一直往西,然后朝南拐。”春生随口答着,脚却鬼使神差朝漂亮姑娘走去。
近了再看,那姑娘水灵灵的眼睛酒窝窝脸蛋,春生顿时觉得好象在哪里见过。到底在哪里见过呢?心正走神儿,忽听姑娘一声喊:“哎呀我的手绢!”原来她的花手绢掉进了井池,顺垄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