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眼下双方胜负未定,他必须竭尽所能增强“反虏派”的综合战力。
“奸臣今日未能形成合议,但一定会逼迫殿下残害忠良,乃至废除凤林大君的宗子位……不如殿下令册封大君为世子,再授其统帅勤王兵马之权……只要勤王兵襄助天兵驱逐鞑虏,我东国上下必将回归安宁。”
崔鸣吉满心皆是君主的安危,当下反驳道,“臣以为不可,若是前线亦有奸人混杂,知晓殿下授意兵权,势必加害殿下,扶立另外宗子为君……”
另一人表示,世子已死的当下,还有谁的正统性高过凤林大君?
已经过继给旁系的三王子,还是被废十余年的光海君?
鞑子控制朝鲜王廷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又被儒士鄙夷,要是再行废杀朝鲜君主之事,简直是把大义踩在地上摩擦。
到时候北方文武扶持凤林大君继位,全国的儒士都会认可正统性最高的新君。
大义名分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真到关键时刻就是人心所向。
在天兵入朝的当下,鞑子更不可能加害殿下,反而要在击退天兵之前保全殿下的性命。
几位总算达成共识——效仿汉献帝“衣带诏”之故事,册封李淏为世子,并授其统兵职权。
只是密令上不能加盖国王印章。
若是勤王军大胜,那这份“血书密令”就是真的,加给世子的权柄说削也能削掉。
可要是背嵬军大败,鞑子事后追究起来,这份密令就是某位大臣“自作主张”的僭越之举,自行背锅死掉。
“若事不可为,臣愿意担此罪责……”方才还反对密令的崔鸣吉深深伏低下去。
另外两员忠臣也跟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