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信息,确保大军能够迅速适应任何即将面临的复杂地形。
在明军的军律中,对于“行军”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无论何时,斥候必须提前几里甚至几十里就布置好,确保大军在行进过程中不被敌军突然袭击。
而一旦遇到险峻地形、敌军埋伏,或者战局突变,斥候便会利用不同颜色的旗帜来进行及时的传递,确保军队能够快速反应,避免陷入困境。
这种高度组织化、规范化的军事指挥系统,正是明军能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中仍能保持较高机动性的原因之一。
对于一个训练有素、执行力极强的正规野战军来说,除非地形特别复杂,难以侦察,或者由于急速追击而不慎落入敌人的埋伏。否则就算敌军如山洪般汹涌袭来,几乎也不可能出现“轰隆一声巨响便陷入几万敌军包围”的情况。
每一名士兵都经过严格训练,知道如何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取情报并传递至指挥部。
李霄林深知,自己麾下的军队能在这种复杂环境下如此有序地推进,这得益于长期以来的军事纪律和训练。而此刻,他的目光依旧紧盯着前方的情报,指尖轻轻摩挲着马鞍,心中的紧张感依然未曾减退。
“到了三河镇,距离华安就只有一百里左右了。”郑鸿逵站在李霄林旁边,低声说道:“咱们的辎重都已安全放在船上,大军负担不重。如果按照现在的行进速度,明日傍晚时分,大军必能抵达华安。”
李霄林点了点头,目光没有离开前方的队列,虽然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他心里依旧在快速运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
“好,按你的判断行进,确保军心稳定。”李霄林轻声指示,语气中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决心与信心。
郑鸿逵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远方的河流上,若有所思道:“韦大人的人还有七个潜伏在郑军之中,进入城后再想出来传递情报就困难了。不过,只要洪旭不是固守华安,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