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语气铿锵有力,仿佛一锤定音,压下了郑鸿逵心中的疑虑。
郑鸿逵原本还在思考如何通过表现忠心来打消张名振和李霄林的疑虑,没想到这些问题早已经被韦显提前考虑周全。
他心中既是松了口气,又是感激涕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敬畏,甚至一时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局面。
“罪将惶恐,不敢邀功,只请将军能让末将戴罪立功,亲自上阵杀敌!”郑鸿逵再度垂头,声音带着几分恳切和激动。
此时,韦显和张名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都在衡量着郑鸿逵的忠诚和决心。郑鸿逵虽然心中惊恐,但他身为一位老练的将领,能在四面楚歌、敌军环伺的困境中稳住数千兵马,手腕之强,能耐之大,显而易见。
此刻,面对眼前的局势,在他心里,早就有了判断——张名振绝对不会让他继续驻守漳州城。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无谓的挣扎和对抗,不如早早投诚,主动表忠心。
毕竟,眼下的关键在于取信于对方,争取一线生机。与其被逼无奈,不如主动求得一线希望,保全自己的未来。
“我愿意为朝廷效力,愿意跟随将军一同出征贼寇!”郑鸿逵高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同时也夹杂着一丝无奈。
“诶,不急。”张名振闻言,微微一笑,随即跨步上前,扶起了从叛军阵营中反正过来的郑鸿逵。
张名振并不急于回应,而是表现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朱慈烺曾经叮嘱过他,特别要重视郑军中那些有能力的将领——这些人一旦被成功拉拢,便能为日后的作战带来极大的帮助。
而如今,郑鸿逵的反正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张名振自然乐意把这份“千金骨”的佳话做下去。
这样的行动不仅能获得郑军士兵的支持,甚至还能为自己积累名声,为日后争取更多的反正郑军兵将提供帮助。若能利用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