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飘扬起来。那旗帜在夕阳下格外显眼,金色的龙纹在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大明的力量和威严。
郑鸿逵带着几个亲信大将和一队亲兵,亲自来到码头的望台上迎接李霄林的到来。面对这支庞大的明军,郑鸿逵深知,只有争取张名振的完全信任,才能稳住自己在漳州的根基。
张名振则在中军卫队的簇拥下,领着李霄林等一众将领,来到了码头的望台上。当他的目光扫过郑鸿逵身边空无一人的地方时,心中微微一沉,随之了然郑鸿逵并未完全信任自己,仍然心存顾虑。在林副将带着赵东等前锋军官,领兵控制整个漳州府城之前,张名振决定暂时不进城,这不仅是出于战略考虑,更是对郑鸿逵的一种试探。
郑鸿逵深知这一点,于是早早将自己的儿子派往潮州等地,准备在此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他既打算尽力示好,力求让张名振和李霄林相信自己,而又不愿拿儿子的生命去冒险。
“罪将郑鸿逵,拜见大将军!”郑鸿逵单膝跪地,双手拱拳,声音郑重而有力。身后的将领们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呼,气氛庄严肃穆。
韦显此时缓缓开口,声音从容不迫,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郑将军,你忍辱负重,为了保全漳州百姓,潜伏在郑贼军中为我大明打探军情。这些危难时刻,你为了取信于郑贼,所作的种种权宜之计,本官早已如实向陛下禀报过,你无需担心。”
郑鸿逵听到韦显的这一番话,不禁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自己一直在担忧的事情,竟然早已被韦显准备好了解决之道。李霄林和张名振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反应。
韦显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当初局势危难,郑将军所做的一切,皆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已经与陛下沟通过,郑将军的忠诚,陛下也是深信不疑的。”
张名振在韦显说完后,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坚定地说道:“如今攻守之势已发生变化,郑将军及时反正,接应本将军,已是大功,何罪之有?”
他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