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正东悄悄凑过去,低声问道:“我听说陛下近期打算继续调整军制,训练模式也会有新的变化,尤其是各营的兵力.”
孙海听到这里,立刻皱了皱眉,打断了赵正东的话:“这事你就别问了,老子也不清楚。那些大将军们有他们的主意,我们这些小兵哪里能知道那么多?”
他话语中的坚决让赵正东感到,这不仅是孙海不愿多说,或许其中还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
赵正东见状,微微一笑,心里也知道,这些事情既然不是自己能打探清楚的,就不必再多言。他之所以好奇,是因为近期军中关于军制改革的讨论甚多,尤其是在训练模式上,许多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可既然孙海没有回应,那自己也只能暂时放下这个话题。
孙海拍了拍赵正东的肩膀,说道:“行了,老赵,等过几天咱们休息了,咱俩一起进城去喝一杯,放松放松。”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擦了擦汗水,露出了一抹憨厚的笑容。赵正东听后也笑了笑:“行,就这么定了!再不喝点酒,嘴巴都要干到冒火了!”
与此同时,经过了上万新兵的辛勤劳动和近千名工匠的精湛技艺,金陵书院的扩建工程,终于完工。
历时一个多月的最后修缮,在精心的规划与建设下,书院的景观焕然一新,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山水相得益彰。原本简朴的建筑群,经过此次扩建,气势恢宏,整座书院的格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不仅如此,书院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这片庄严的学府中得以完美融合。
不过,尽管书院的扩建已成现实,但国家刚刚恢复平稳,百姓还在急需休养生息。此时的大明,急需集中精力恢复经济、提升军备,甚至是修缮水利,调度大量新兵投入各地灾后重建。
而大多数工匠也都被派往武器工坊,进行兵器的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