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多尔衮及其部下虽为满清大军的核心,却迟迟未能下定决心:是选择与明军在此决战,还是选择撤军?
尤其是盖州城的处境更让人举棋不定——救与不救,这道选择题令满清将领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目前的战局,对清军显然极为不利。
撤退意味着不仅要提防明军的追击,避免过多损失,还必须在撤军途中妥善安排盖州的防御工作,以确保这座城池能够作为一颗“钉子”,继续对明军形成威慑,阻碍其后续行动。
这也是多尔衮早前制定的方略:若能乘胜追击,则全力扩大战果;若战局不利,则迅速退守海州,稳住主力,利用盖州坚城牵制明军,为未来的反击留下一线生机。
然而,赛格在大片岭关的惨败彻底打乱了多尔衮的计划,上千精锐前锋几乎全军覆没,使得八旗兵的士气一落千丈。
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铁骑,如今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了主动进攻的信心,整个军队被动地等待明军的下一步行动,难以自定方略。
尽管如此,多尔衮还是在诸将中保持着表面的镇定。
他知道,有些次要的事务已经在此前的军事会议上定下了方案,只需按部就班执行即可。
但关键性决策,如是否对明军发起主动攻击、如何处置盖州等问题,随着战局的变化,变得愈发复杂难决。
会议中,气氛沉闷而凝重。
许多将领虽有意见,但囿于当前的颓势,不敢贸然提出激进建议。
洛尔的沉默,巴明的掣肘,甚至赛格的失利,都令满清军心动荡不安。
多尔衮深知,倘若不能迅速扭转这种局势,清军恐怕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