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多尔衮却选择了按兵不动,他深知明军这一行动的用意,也知道明军步兵和火器营的优势在正面战斗中难以撼动。
他低声道:
“不要轻举妄动,等他们深入,再出奇兵。”
在朱慈烺的指挥下,明军的步步紧逼使得清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两军之间的较量,已不仅仅是兵力的比拼,更是耐心的博弈。
双方都在等待着一个关键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将决定这一战的成败。
常登贵在石门关一战击败赛格后,迅速率军退守关内,他深知此役虽胜,但自身部队损失不小,若被清军侦查得知实际情况,恐将陷入新的危机。
为了掩盖战后疲态,他派出三百精锐骑兵担任哨马,不仅频繁巡逻,还故意摆出咄咄逼人的态势。
如此一来,洛尔率领的清军驻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困守营内,不敢贸然出击。
与此同时,巴明在战场南面的荒村布防,试图遏制明军猛将陈福的进攻,他的兵力已经被牵制,根本无力支援其他战线。
而巴明麾下的贝子穆尔虽能奉命行事,但显然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在这个节骨眼上,完全无法胜任重要任务。
就在这时,清河周边接连传来急报。
清军驻地南面与东面同时告急,情报直言朱慈烺的大军最近调动频繁,疑似在为大决战做准备。
更令人不安的是,明军的皇旗已然出现在前线,昭示着朱慈烺亲自坐镇,为部下士气注入强大信心。
实际上,朱慈烺的部署正中清军诸将的软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