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帐前,他的目光越过层层混乱的战场,落在距离自己两百多步外那片厮杀正酣的营门前。
火光照耀下,明清两军短兵相接,血肉横飞,战况惨烈。
然而,面对这一片刀光剑影,他的神色依旧沉稳,甚至连后退的意思都没有。
此时,一支清军骑兵如洪流般猛冲而来,已然越过了前方的阻击线。
尽管他们的攻势暂时被亲卫军与守卫将士挡下,但那逼近的铁骑却如同寒冬里的刺骨北风,直扑而来。
然而,朱慈烺并未露出丝毫胆怯或慌乱,他转头对身旁的亲卫沉声下令:
“将王旗高高举起!”
伴随着号令,那面象征大明中军的王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迎着战火升腾而起,牢牢吸引住了每一个明军将士的目光。
朱慈烺深知,这一刻,王旗不仅是大营的中心,更是所有明军的希望。
若是它在此时消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实上,眼下的局势确实已经超出了朱慈烺的预案。
当东西两翼的大营同时遭到袭击,他便果断抽调两个营、五千余兵马驰援。
然而,这一决策使得中军大营的防守力量变得相对薄弱。
如今,三千余精锐清军突袭而至,杨高亲自率领几十名骑兵,竟如尖刀一般硬生生刺破了营门防线!
朱慈烺却依然巍然不动,目光中闪烁着一抹锐利与坚毅。
回忆起在淮河一战的危急时刻,他面对敌军的汹涌攻势依旧指挥若定,丝毫不畏惧。
如今,这些区区数十骑的清军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