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慢,他的态度耐人寻味,似乎并不急于求成,甚至在心中盘算:
如果陈有时能够突破明军大营,他再伺机发起进攻;若是局势不利,他则毫不犹豫地选择撤退。
张忠的这种态度并非个例,他是迫于范文程与济哈朗的压力,才勉强出战的。
若是局势顺利,他们自然不遗余力,但若是稍有逆风,便绝无死战之意。
这种犹豫不决与明军的警觉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宝虽然在明军中并非核心将领,甚至因资历浅薄而遭到老将们的孤立与敌视,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他深知,任何疏忽都可能被放大,成为他失势的理由。
因此,他要求麾下兵马即便在夜间也要保持高度戒备,除了必要的巡逻队与值夜兵外,他还特别安排了两个千总部轮流披甲待命,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反应。
这种过分的小心并非毫无缘由,马宝明白,身处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他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无比谨慎。
他清楚,自己想要在明军中保住这份兵权,不仅需要战场上的表现,更需要以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赢得朱慈烺的信任。
“一支强军,不是靠威严统御,而是靠人心凝聚。”马宝知道,只有成为朱慈烺麾下不可或缺的一枚棋子,他才能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是这种谨慎与通透,使得马宝在这场战斗中指挥若定,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力求不给敌军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盖州城东的战场上,清军的攻势逐渐疲软,士气也随之消沉。
而在明军大营中,埋伏的将士们正整装待发,静待那决定胜负的一刻到来。
朱慈烺静静地站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