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陈荣发则不同,从小牢记“风暴过后就是机遇”的他,立马开始了对整个电器市场开始调查研究。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大汉的电器市场还处于幼儿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当时内阁出台的“基本地区通电法令”,陈荣发立马就判定此时的电器行业正是下手的最好机会。
群雄刚刚进场,甚至还后知后觉,机会还有一大把。
但是当时有一件事困扰了陈荣发很久,那就是借助修理厂的经验,直接办厂购买技术授权,自己生产,还是走原来修理厂推销机油的路线,搞大卖场??
这些都是很严肃的问题,半点也马虎不得!!
最终陈荣发聪明的选择了绕开未来竞争最激烈的电器制造行业,转而成立了一家最初名叫“电器卖场”的综合性店铺。
最开始陈荣发是打算利用这个商店试水,抱着不亏就是赚的心态,但是没想到,这种综合性的电器卖场,在当时的九原几乎可以算是“蝎子拉屎头一份”,甚至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去电器卖场买东西是很荣幸的事情,甚至是值得和朋友做为谈资的。
巨大的业绩,马上让陈荣发意识到了目前帝国市场中“电器红利”有多么丰厚。
作为一个从十七岁就开始创业买罐头冰棍的人来说,商机把握的敏感性是非常大的,在意识到电器商贸中的巨大利益之后,他果断的利用当时月入十万的电器卖场从银行贷款了一百五十万,再加上从其他生意上调配的一百多万,总计二百七十五万,杀进了完全一片无人区的电器综合商贸。
靠着干连锁店的经验,以及充足的资金,乃至第一家打下的口碑,陈荣发和汉州多家电器厂签订了三个月的账期。
也就意味着在拿到货之后,他有三个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