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无法满足最小载重量船体的推进,就需要提升蒸汽机的动能转化量,比如增加热源的热量等。
而当蒸汽机的产生的动能远远满足船体的推进,就需要考虑效率问题。
毕竟他们的热源并不是煤炭,而是靠邹云新的太阳能转化,如果热量消耗远高于他的转化效率,那即便可以产生足够的推进力,无法持续供给也毫无意义。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大量的实验与计算,以此来不断完善。
复杂度比较高的机械装置常常伴随着精密的测量器械,这也是他们以后的发展方向。
这艘船是他们在公园中的科技终点,也是起点,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进入工业化时代是早晚的。
想要将动力设备顺利装到船上并不容易,也是一项大工程。
考虑到之后可能还要多次实验和调整,工程部干脆弄了个塔吊出来。
其实也就是绞盘加上滑轮的组合装置,至于空中支点,则还是只能让共生体来生长出来一个。
……
第一艘船很快就做了出来,当整套装备都在船上组装好后,这混合着金属与特殊木质材料的庞然大物,给陆雨宁的印象还是相当震撼的。
考虑到制造难度,最终还是选择了汽轮式蒸汽船。
也就是在船的两侧安装两个可以旋转的蒸汽轮,以此为推进力。
相比于螺旋桨,它的制造成本更低,不过效率却是要低很多。
主要是它有一半的桨叶都在空中,这部分的动能相当于白白浪费了。
两种方式采用的传动装置不同。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