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猛进的象征,更是人们战胜灾难、重建生活的见证。
走出康复中心,刘之野站在医院的园中,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
刘之野巡查时发现医院后边残留着地震后的建筑废料,当即提出改造方案:“这些碎砖烂瓦可以堆成小山包,边上再挖个水塘。
挖塘的土正好用来覆盖山体表层,顺带还能在坡面上搞绿化。”
他进一步解释道,通过这种就地取材的循环利用,既能处理废墟又能打造山水景观,有效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环境品质。
刘之野每到一处都会仔细察看现场情况,把各单位的实际状况摸得清清楚楚。
没过多久,他专程到燕大区某生产基地考察时,发现农场大部分作业都改用机械操作,当场竖起大拇指称赞:“干得漂亮!机械化这条路子走对了!”
刘之野实地考察当地水利条件时,主动向随行人员分享刘家庄多年积累的水产养殖窍门,讲解过程细致入微。
这番专业讲解让在场干部颇感意外。
随行秘书见状笑着解释:“首长的老家是刘家庄的,刘家庄的水产养殖名誉京城!当年正是在……”
陪同人员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以崇拜的目光看向刘之野,没想到这位军旅传奇,在养殖业上也很有一手。
初到后勤部履新的刘之野,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官兵的伙食保障。
这位在军旅生涯中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老兵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吃饭问题”,实则是一道需要精打细算的复杂方程式。
翻开他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字迹间,“让战士们吃饱吃好”这八个字被反复圈画,甚至还用红色墨水重重地勾勒着,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老兵的执着与坚持。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