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诗文换口饭吃,最落魄的时候,还能凭借这张脸去权贵门庭蹭些赏银。
但普通的老百姓呢?
连他杜甫的儿子都能饿死,普通百姓的生活,过得又该是多么凄惨,甚至是惨无人道?
大唐光鲜亮丽的外表,这一刻,在杜甫的眼中,彻底褪去了所有的光芒。
原来,那座长安,那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繁荣之都,竟是建立在无数百姓的泪水和血肉之上,每一处亭台楼阁,都染上了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色!
杜甫为此写下了五百字的长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用这首诗彻底揭开了一个虚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假的盛世,一个虚伪的王朝!
再等杜甫回到长安时,安史之乱已然爆发,这是一场让杜甫不敢想象的浩劫。
如果说他之前所见所闻,已是凄凉凋敝之景,那从这一天开始,他放眼望去,四周皆是地狱!
唐朝人口因这场浩劫,从巅峰时期的五千万,骤降至一千七百万,死掉了过半的子民,破碎了几乎所有的家庭!
无论你是皇室贵胄,还是平民百姓,是姓杜还是姓崔,都无一例外,在这场浩劫之中,皆为蝼蚁!
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杜甫带着妻儿逃离了长安,他沿途听闻了哥舒翰率领着二十万大军驻守潼关的消息,好友高适也在哥舒翰的麾下。
念及这位大唐有名的大将,也望着眼前破碎的山河,他有感而发: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他把击败安禄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哥舒翰的身上。
但哥舒翰早已疾病缠身,本来制定下的坚守潼关战略,又在玄宗皇帝的连番催促下,不得不更改,以至于选择出关迎敌后,仅仅三天时间,二十万大军就悉数溃败。
战火绵延到了杜甫落脚的白水,他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的旅程。
后来,杜甫在前往投奔新登基称帝的唐肃宗途中,被叛军抓获,带回长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