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黄四喜知道普安郡属于川蜀范围,挨着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这是不是意味着慈航静斋总坛开辟在川中大山里?
黄四喜又问:“宋二当家,你既然知道帝踏峰是在普安郡境内,为什么不清楚具体方位呢?”
宋智笑着解释:“我兄长年轻时曾经与慈航静斋的现任斋主梵清惠有过来往,两人初遇是在普安郡,当时梵清惠告诉我兄长,她在附近的帝踏峰修行,我兄长没有听闻过帝踏峰,随口询问这座山峰的位置,她并没有回答,我兄长也没有再问。”
他兄长自然是天刀宋缺,曾对梵清惠产生过朦胧情愫,但两人交往发乎情,止乎礼义,最后无疾而终。
慈航静斋的女弟子全是这种若即若离的风格。
后来梵清惠削发为尼,宋缺也娶妻生子,算起来这是三四十年前的隐私往事,若非宋智亲口讲出来,外人绝对无从得知。
黄四喜心想慈航静斋早在汉朝时期已经创建,迄今传承了数百年,总坛帝踏峰肯定开辟在风水宝地里。
就算宋家人不清楚帝踏峰的准确方位,黄四喜只要知道是位于川蜀的普安郡境内,也许可以使用风水罗盘测算出来。
宋智见黄四喜面有遗憾,又透露一件往事:“听我兄长讲,道门第一高手‘散真人’宁道奇,曾经去过帝踏峰,本意是找慈航静斋斋主切磋论武,但斋主却不动手,反而任由他观看镇斋宝笈《慈航剑典》。
宁道奇尚未看毕,便吐血受伤,知难而退,另外洛阳城南郊野的净念禅院,向来与慈航静斋关系密切,禅主了空大师应该也清楚帝踏峰的位置。”
黄四喜听他提到宁道奇,不禁起了探究兴趣:“传闻宁道奇是天下三大武学宗师,令兄武功与他差距有多大?”
宋智神态忽然显露一丝傲色:“宁道奇能位列三大宗师,那是因为他年纪大,他与突厥毕玄、高丽傅采林都已经八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