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改变想法的底层逻辑不外乎“利益”二字。
黑夜将至提出的“欲望自解”概念是理想化的走向。
方案虽然可行,但加入玩家利益后就会出现矛盾。
主要矛盾来自神职该如何分配,这个问题始终争论不下。
论坛玩家也对此展开热议。
而幕后观察的祁胜惊讶发现,玩家在论坛争论的观点,竟然是香火之争。
小世界的生灵是提供愿力的主体,做大蛋糕,辅助小世界文明的发展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但神庭体系构建后,必然存在神职影响力强弱的区别。
虽然可以将玩家分成同一个阶级的神明,没有主神、次神之分。
但必然要有对应的神职划分,这是神明具象化的必要选择。
以现实举例,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形象是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形象深入人心,信众众多,香火旺盛。
每年都会有大量信徒前去祈祷,得到心灵满足与安抚。
甚至是在未来人生道路中,因为某些原因梦想成真,认为是神明显灵,前去还愿。
完成愿望产出的愿力,就会计算在玩家头上。
所以玩家在小世界的定位只要是热门神职,产出的愿力收益必然要比其他神明来得高。
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节日时,就像是游戏里开启发福利的活动,民众对财神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神明祭祀时十分隆重,祈愿不停,愿力大量产出。
相比之下,一些与特定行业相关的小众神明,如建筑工匠眼里的鲁班,平时产出的收益就非常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