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的绿色和黑色菱形块做成流行的法式风情,门口的招牌和推荐菜单也附有法文标识,只因店主曾经去法国留学,最初学的是法餐,后来才又转修了粤菜。
中午十一点人还不多,宋裕明和李添是第一桌。老板亲自出来接客,为他们介绍菜单,并带领他们参观厨房,介绍厨师班底和工作流程。
“我们现在的厨房用的是georges auguste escoffier的brigade system。最早这是法国人在军队中发明出来的一种厨房管理方式,方便战时的后勤部队高效快捷地为大量士兵提供餐饮。”
老板介绍道:“我们发现,这套管理体系在中餐厨房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帮助提高厨房效率,优化厨房的制菜流程。”
“与传统中餐厨房不同,我们整合了所有的部门,除了面包房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以外,其他的部门全部都聚在了一起,整个厨房是一体的空间,没有切分的房间。同样,相应的,制菜的流程做了改换设计,把所有的制菜工序都整合到了一条动线上来……”
“包括后厨的布局设计都是精确算过的,从整理台到达灶台要多少秒,从冷冻库到操作间又要多长时间……都是为了更贴合整个做菜的流程,确保效率的最大化……”
……
师徒俩点了两份午间套餐。
前菜是梅子酒浸鸭肝酱和蜗牛挞,主菜是陈皮山药百合鮟鱇鱼和野菌桂花陈酒低温慢煮牛柳。李添的甜点是莲子炖雪燕,宋裕明选的则是姜汁白牡丹茶。餐厅还多送了一道榄角脆皮鹌鹑。
“……分子料理兴起后,例如液氮技术、低温慢煮、泡沫法等等新兴的、更科学化的烹饪技术也慢慢被传统中餐开始吸收包容。”老板陪着他们一起吃,“相信两位应该不陌生这些。我们认为其中一些技术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