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冷冰冰的数字与符号了。我会开始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待它们。每一个公式的背后都是无数头脑的精华浓缩而成。而这些公式都是推动人类文明这个大机器向前进的小齿轮。而我是多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不敢说是贡献者但也是一个欣赏者。这也让我想到我所来自的岛屿就科技方面也是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总觉得少了什么。如果有一位本土画家能够用他的画笔去记录这个科技岛的科技发展歷程那会是多么动人的痕跡呀!用帆布去纪录晶圆在无尘室里运送的过程,用黄橙色的顏料去描绘黄光室里的光影变化。我想这些都是伟大的创作题材,都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足跡。但为什么现在的东方画家还是在画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呢?我想这正是「艺术」与「科学」的代沟。我想用科学来创造时尚,所以我在做这个project的时候努力地建构出这两个看似不相关领域之间那摇摇欲坠的桥樑。虽然摇摇欲坠,但随着时间的过去,我发现这座桥樑愈来愈稳固坚实。到最后,我完全被自己说服。这两个领域确确实实是能够互动的。我的专业是电机,而所有电机相关的东西,其本质就是电路。因此,我打算用一个经典的类比放大器电路(μa741)来作为印在布料上的图样,并且在上面镶嵌上真实的电阻。但这件事情要成真没这么简单。因为我必须考虑到电阻在布料上的数量还有其大小。除此之外,印在布料上的电路其大小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这样电阻镶嵌上去才不会太突兀。布料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使用太轻的布料可能没有办法承受所有电阻的重量且印上去的电路图案会很不明显。光是把电路印在布料上的这个环节我就与厂商反反覆覆试了好几次。会如此波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布料的顏色我很坚持要用真实电路板的顏色。因为真实的电路板大多是深绿色,要让电路的图案明显就必须使用比较硬的材质。但又不能太硬,因为这块布料的用途是要呈现出垂坠飘逸之感,如果太硬就会失去我原本想呈现出来的风格。其实做衣服跟做晶片在逻辑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环扣着一环,每一环都必须挑剔讲究才能成事。把那块折腾人的布料处理好之后再来就是衣服本体的製作。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属于科学的范畴,「艺术」的部分在哪里呢?就在衣服本体上。这件小洋装的本体是用油画用的帆布製作的。我当时在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moma)里看到亨利.马諦斯(henrimatisse,1869~1954)的那幅《舞蹈(i),dance(1),1909》深受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