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舒站在廊下,望着孩子们的身影,忽然明白,所谓续写,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的接力。从王小虎到李念安,从苏轻晚到她,从阿影到阿竹,再到这些蹦蹦跳跳的孩子,每个人都是故事里的一笔,看似微小,却共同钩勒出了最温暖的轮廓。
秋风穿过药圃,凝魂的香气飘向远方,像在诉说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故事里有剑冢上的月光,有归心堂的烟火,有望归草的执着,有凝魂的温柔,还有无数个平凡人,用一生的时光,守护着一份简单的牵挂。
望舒知道,这故事还会继续下去。孩子们会长大,会把籽撒向更远的地方,会把“归心”的道理讲给更多人听,会让每一片土地都知道,有一种草叫望归,有一种叫凝魂,有一种牵挂,能跨越山海,能穿透岁月,能在时光里,永远续写下去。
就像此刻,夕阳落在药圃里,给紫色的海镀上了层金边。望归草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摆动,一半朝着星辰剑宗,一半对着归心堂,仿佛在说:望舒八十岁那年的春天,归心堂的药圃里,长出了一株奇特的凝魂。
它并非纯紫,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像是被阳光吻过的痕迹。发现它的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名叫念禾,是阿竹的曾孙女,名字是望舒取的,“念”是李念安的念,“禾”是阿禾的禾。
“望舒太奶奶,您看这!”念禾举着裙摆,小心翼翼地护着那株跑过来,小脸上沾着泥土,像极了当年的望舒。
望舒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摩挲着一串用凝魂籽串成的手链,珠子已经被岁月磨得温润。她眯起眼,看着那株金边凝魂,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这是好兆头,说明它记得所有的事。”
念禾似懂非懂,却学着大人的样子,给浇了些晨露:“阿竹爷爷说,也有记性,会记得谁对它好。”
这些年,阿竹的背更驼了,却依旧每天都要去药圃转一圈,手里拄着的拐杖,是用当年那株老望归草的枝干做的,杖头刻着小小的“归”字。他常对弟子们说:“草木比人长情,你对它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