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取下木剑,剑柄上刻着两个小字:“归心”。是当年李念安亲手刻的,说无论走多远,心里都要有个归处。她忽然想起年轻时,两人一起在归心堂的药圃里种凝魂,李念安说:“等我们老了,就把药圃交给孩子们,我们坐在廊下看,像苏奶奶和小虎耶耶那样。”
如今,还在开,人却散了。
在星辰剑宗住了半月,望舒帮着弟子们收完凝魂籽,又把李念安未画完的草药图补全。图上的望归草叶片朝着青石镇,旁边添了几个小小的身影,是阿竹和他的弟子们,正背着药篓往星辰剑宗赶。
离别的那天,望舒最后看了眼剑冢。灵前的凝魂已经结了籽,黑亮饱满,像无数双眼睛,望着远方。望归草的叶片在风中舒展,一半朝着青石镇,一半对着灵位,仿佛在说:“你们看,牵挂从来都是双向的。”
“我们会常来的。”望舒对着三个灵位轻声说,“等孩子们长大了,我让他们带着新收的籽来,跟你们说归心堂的趣事,说青石镇的孩子又认得了多少药。”
返程的马车上,望舒打开李念安攥着的那封信,是她出发前写的,说归心堂的望归草结了种子,问他要不要带些去普惠堂,说想让两处的草长得一样旺,一样记得归途。
信纸边缘被攥得发皱,却能看清李念安在旁边写的两个字:“好啊。”
望舒把信纸折好,放进贴身的布包里,和那半块桃糕、苏轻晚的布偶放在一起。这些旧物像串珠子,被岁月的线串起来,成了最珍贵的念想。
回到归心堂时,阿竹带着弟子们在镇口等。药圃里的凝魂还在开,紫色的瓣沾着秋露,像撒了层碎星。望舒从马车上取下普惠堂的籽,递给最年幼的弟子:“来,把这些撒在药圃的最东边,明年这里就会长出和星辰剑宗一样的。”
小弟子捧着籽,蹦蹦跳跳地跑向药圃,身后跟着一群孩子,笑声像檐下的风铃,清脆得让人心里发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