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我至今仍是这个观点。”
许跃新面沉如水,有条不紊地分析道,“随着咱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上。”
“像《伤痕》那样的小说,通篇都是过去时代引发的个人情绪,与时代脱节,能获得的共鸣只会越来越少。”“读者不爱看,它最后自然就消亡了。”
增长、发展……
这两个词就像一记重锤,敲在了在座每个人的心脏上。
文学,和社会的变迁之间终究密不可分。
正如许跃新所说,与时代脱节的文学,最终的命运只会是被大众抛弃。
那么问题来了……在接下来的新时代中,又有哪些类型的文学题材能够引领风骚?
王潮垠、陈健功还有刘振云很想知道答案。
“那个,许大哥,请问今后两年,您比较看好哪些题材?”
刘振云虚心请教道,他很想和面前的许跃新、陈健功一样,拿出过硬的作品,从而在文坛拥有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文学,这是个必定经久不衰的题材。”
“去年开完大会以来,社会各个方面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间到工厂,到党政机关,都出现了许多可喜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上类似的进步还会越来越多。随便抓住某一个方面作为题材,都有写出好作品的可能。”
许跃新不假思索道。
从70年代末的经典作品《乔厂长上任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