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不断进步的局面,特别是正在进行的改革上。
两者间争得不分高下火星四溅,部分讨论已经超出文学范畴,升格为重大社会命题。
王潮垠和王朦一致认为,那么多文学界旗帜人物争论不休,都得不出一致结论的问题,许跃新试着回应一下就可以,未必非得拿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面对提问,许跃新淡淡一笑,反问回去:“李记者,请问你觉得《高山下的环》一书,是‘向前看’,还是‘向后看’。”
根据许跃新之前关于阳光浴阴暗的阐述,李仁晨直接给出回答:“我想,这应该是一部‘向前看’的作品。”
“我想再问一下各位,你们看完《高山》,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许跃新不急于给出回答,继续追问道。
王潮垠、王朦和李仁晨三人想了想,先后有了答案。
“有一种被激发的感觉。文中梁三喜、靳开来等人的牺牲固然令人扼腕,可是在为英雄叹息之余,我感到胸中的英雄主义情怀在澎湃,更加坚信我们国家是战无不胜的,是充满希望和前景的。”
王潮垠一提起这,神情中就闪耀着熠熠光辉道,“英雄燃烧自己作火把,照亮了我们。”
许跃新对他的话表示认可。
“‘向前看’的文风,意义就在这里,大众的需求是什么?是向往光明,追求希望。而‘向前看’恰恰能为大家提供希望。”
“相反,‘向后看’中往往个人情绪表达过度,基调灰暗,读完使人灰心丧气。相应地,这样的文学很难获得长久生命力。”
许跃新作为曾经的码字工,多少懂一点读者心态。
大家闲着没事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