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定名,中间出现过不知道多少同题材的小说。
说白了,作品同质化很严重。许跃新写《高山下的环》,就是为了通过新的题材、文风,打造出一部更受欢迎的小说。
执笔写作过程中,他也经历过诸多思考。
要是能通过访谈,把自己思考的成果传播出去,无疑能为《高山》本已居高不下的热度再添一把柴,让春风这个笔名更加响亮,给自己带来新的物质和名誉收益。
“《高山》的文风是歌颂崇高,不回避黑暗,回头看的同时,更偏向于眺望远方。”
“延伸开来,无非就是身为作者的创作理念,以及文风与时代之间的呼应。”
许跃新有条不紊地介绍道,向王潮垠展示自己的思路。
“你说得很对,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内容。”
王潮垠肯定道,“若按照你的意见举办随谈,那除了记者同志,还要邀请其他人。”
“我后续会告知你人选,你有想法告诉我,我们会认真考虑。”
在向许跃新交代安排时,王潮垠也在纳闷。
王朦先前帮他确认过,许跃新是个新人无疑。
而他的表现又这么老道有经验,连作品宣发环节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关键还很有道理,很能折服人。
王潮垠今天终于相信,有的人天生就是走文学这条道路的。
……
和王潮垠的谈话结束后没几天,一份随谈人选名单被送到许跃新手中。
王朦、王潮垠,还有人民日报记者,拟定的随谈地点是王朦家中,时间在三天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