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朱棣和朱樉说完,朱雄英、朱棡皆陷入了思索。一时之间,竟觉得迁都也确实有道理了。
“您想迁都凤阳吗?”朱肃问老朱道。
老朱看了朱肃一眼,让朱雄英给自己换了个姿势,舒舒服服的躺在榻上。“咱早年间,确实有迁都凤阳的意思。”
“这凤阳,毕竟是咱的老家,咱朱家人在这凤阳安下都城,也算得上是落叶归根了……怎么,老五你觉得不妥?”
老朱早年间就数度降旨,修筑凤阳城。纵使是国家初建、百废待兴之时,对凤阳城的建设也始终在推行的状态。
从那时候,他就想过要移都凤阳了。只是因为凤阳残破,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先营建凤阳,之后迁都。
他是个恋旧的人。是想子孙后人也都久居故乡凤阳。
但……定都凤阳的话,确实不太合适。于是朱肃肃容劝谏道:“父皇,儿臣觉得,若是要定都凤阳,那还不如维持应天旧都。”
“凤阳,可做休憩之地,可为偶尔的居住之所。但却绝不适宜为皇都。”
老朱登基以来,也不知道往凤阳砸了多少钱和心血了。又是大兴土木,又是迁移富户的。对凤阳的投入之巨,令人咋舌。
后来的朱棣营建北京紫建城,就参考了凤阳宫殿的布局,但是面积却远不如凤阳宫殿。北京的故宫面积是72万平方米,凤阳宫殿却有84万平方米。
凤阳的地理条件有硬伤。若说应天最大的硬伤是“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且无险可守。因此,朱元璋才对应天格外不满意。
那么,应天存在的这些问题,凤阳也都存在。凤阳离应天相当近,同样是距离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