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为何意欲迁都?”朱棡发问道。
对于迁都,他倒是没有什么意向,只是下意识觉得这件事动荡太大,故而现下,也只是审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应天居天下之中,为六朝古都,控长江之关口,锁运河之咽喉。十里秦淮,金粉之地,为天下经济命脉。无论兵力、财力,皆有得天独厚之优势。”
“儿臣一时之间倒想不到,有什么地方比应天更适合称都的。”
“我倒是觉得,应天这地方,脂粉味太浓,又偏安南方一隅,做我大明的都城实确实是不大合适。”却是朱棣插话了。
“爹和大哥自然是没问题,雄英也勉勉强强,但再后面……这长在应天的皇帝和大臣们,在这安逸富贵乡中呆得久了,如何还会记得那雄心壮志?体察我大明远征海外诸将士的生民疾苦?”
“到时候,怕不是要和前宋的那些温柔乡皇帝一般,晚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了!”
“我觉得老四说的有道理。”朱樉也点了点头。
“不说别的,就说南京那宫城……”
“早些年建的时候还好,这些年,地基下陷,也不知塌了多少殿宇。”
“皇帝怎么能住在那样的宫城里?这寓意也不好啊。像咱们大明的江山不稳似的。”
应天府的皇城,早年间是老朱以大魄力着人填玄武湖而建。确实修的是瑰丽堂皇,不失大国气象。
但填湖所造的宫室,终究地基不固。用了二十来年,已经有许多地方出现了开裂的情况。一些修缮不勤的偏僻殿宇,确实也有倒塌发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