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现在已有的几个封国里是被证明了的。
于是,在这样的舆论风向之下,洪武皇帝第二次在朝会中提出要退位时,朝臣之中反对的声浪便小了许多。廷议几次之后,朝野上下便也基本达成了一致。之后就是太子三辞三让,同意之后,礼部开始筹备相关的大典,朝中上下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又三个月后,老朱在钟山举办了退位大典,太子朱标顺利继承皇位,号“懿文皇帝”,拜老朱为太上皇,于钟山祭奠天地,并布告天下。
同时,在登基大典上,宣布了大明分封的名单,其中包括曹国公、宋国公、郑国公、凉国公四位国公及数位侯爷,手笔之大,令人咋舌。基本于国有大功、且锐意进取的勋贵,皆有封赏,武勋阶层大喜,新朝气象生机勃勃。
同时,洪武帝、懿文帝也在钟山之上议定了大明华夏根基之土,其东至辽东,西至哈密,南达交州,北至蒙古。并与一众封臣及天下万民盟誓,永世护卫华夏根基,若有进犯华夏根基之土者,举天下共击之。
这个盟约,后世称之为“钟山会盟”,成为华夏子民俱都遵守的铁律,也是日后大明华夏帝国宪法的开篇第一条纲领。
在分封完诸封臣之后,懿文皇帝颁布了第一条大赦天下的诏命,普天同庆。同时,传出了洪武皇帝要移居中都凤阳的消息。众臣自无疑意,只以为洪武皇帝这是要衣锦还乡,落叶归根。
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平稳的一次权力交接,没有血腥,没有算计,大明帝国的第一任和第二任皇帝,给后世的子孙们开了一个十分美好的榜样。
当然,其实许多皇家的部门,比如锦衣卫,最大的权力还是握在太上皇帝洪武帝的手里的。这是懿文皇帝朱标自己的请求。纵使父皇已经退位,他也不愿意当真拿走父皇的全部权力。
父皇想要微服周游天下,手中还是要有一支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